休宁县:戏曲进校园 戏韵伴书香
婉转悠扬的唱腔、优雅多姿的身段、华美绚丽的服饰……连日来,休宁县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舞台搬到校园,发挥传统戏曲的教育熏陶作用,在寓教于乐的同时,陶冶学生们道德情操,增强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休宁县强化组织协调,各中小学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开展戏曲教学进课堂,举办戏曲观摩讲座,组建戏曲社团,培育戏曲特色学校等活动,进一步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强化教育、宣传、文旅等部门联动,加强与休宁县徽之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沟通对接,合理规划演出场地,制定演出场次安排表,安全有序地组织学生观看演出,“戏曲进校园”将演出37场,覆盖全县中小学,参与人数2万余人。
同时,休宁县坚持“戏曲表演+互动体验”的方式,在传统表演的同时,还设置了互动环节,每场演出戏曲演员都会邀请几位学生观众上台,教授戏曲的基本动作和唱腔,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交错碰撞,让青少年观众在弦歌不辍的戏曲艺术中真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很喜欢看戏曲表演,服装头饰非常精美,演员老师的动作、唱腔都深深吸引着我。”在溪口镇江潭中心小学,传统黄梅戏《打猪草》《天仙配》《徽州民歌》等各类经典剧目轮番演绎,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观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演出间隙,老师们还现场讲解黄梅戏的唱腔特点,把演出现场变成教学现场,邀请同学们走上舞台亲身体验,进行戏曲身段、耍花枪等表演动作的互动教学,同学们乐在其中,模仿着演员老师的一招一式,沉浸式感受戏曲文化。
“戏曲进校园活动让我们有机会直接接触和感受中国戏曲、民歌等文化,淳朴的演唱,经典有韵味,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也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徽匠学校,不仅有传统的戏曲表演,演员们还将休宁本地传统的民歌《摘茶歌》唱进校园,通过民歌传唱让青少年感受身边鲜活的生活,体会耕作的辛苦,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
此外,休宁县还将戏曲艺术与状元文化、非遗文化等元素紧密结合,拓展场景表达,创作的黄梅情景戏《福状元》在“戏曲进校园”的舞台上亮相开唱,通过戏曲表演讲述休宁状元奋发图强金榜题名的励志故事,激励同学们勤奋学习,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了戏曲文化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激发了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下一步,休宁县将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等“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