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布日期:2024-12-17 14:37信息来源:黄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责任编辑:文旅体育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黄山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正在全面推进,目前普查单元已涉及全区14个乡镇,共计普查文物点445处,其中复查三普文物点420处,完成三普复核率72.9%,新发现文物点25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立足实际,科学筹划、逐步开展。按照“由远及近,逐镇普查”的工作理念,制定东西南北四条普查线路逐向推进。黄山区文物类型多样,制定文物类型普查特色方案,夏季开展古建筑文物调查,秋冬季开展了古遗址、古道、古墓、水下遗址的普查,多维推进普查进度。

准确定位,以老带新,提升普查效率。“技术+人员”双向定位,确保复核文物率达100%。黄山区三普复核不可移动文物点合计576处,距离普查时间已有10余年,文物点存在变化。针对上述情况,普查队将三普定位纳入奥维地图,以乡镇为单元逐一排查,应普尽普。其次邀请老村书、乡镇老文化工作者倾力加入,以老带新大大提升普查效率。

分组推进,跋山涉水,巾帼先行。普查队由黄山区文物部门及黄山学院“部门+学校”强强联合,发挥各自优势,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队员中女子占多数,在野外高温作业中,她们爬高山,涉险滩;在技术操作上,她们精益求精,力争完美。展现出黄山区女子普查队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类型多样,红色突出,新发现惊喜连连。在普查过程中不断有惊喜,新发现文物点25处。通过文献记载、村民口述等途径发现类型多样新的文物点。类型涉及古池塘、古井、古桥、古道、战壕遗址等,其中红色文物特点鲜明。在位于汤口镇山岔村发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谭家桥战斗黄狮谠战壕遗址等红色遗迹,为了解谭家桥战役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充实黄山区红色资源库。

宣传有力,创新载体,提升文保意识。在宣传上在“创新载体,延展触角,转换角度”上下功夫。普查深入基层,利用广播站循环播放文物普查意义;普查从小根植,结合乡村公益课堂开展主题普查社教活动6期。同时拍摄宣传工作志视频3篇、撰写新闻信息9篇。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属于国情国力的调查,将形成全区文物资源大数据库、文物资源规划“一张图”等普查成果。同时文物普查成果也将在旅游、经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惠及民生福祉。

(撰稿人:徐秀妹  审核人: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