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旅局副局长张妙文:解读《关于印发黄山市2021年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一、请问什么是文化惠民工程?
答:“文化惠民工程”是市政府实施的33项民生工程之一。包括四项内容:
(一)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
(二)农村文化活动(“送戏进万村”);
(三)农村应急广播建设;
(四)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二、请问各项内容具体有哪些?
答:(一)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
全市5个美术馆、11个公共图书馆、8个文化馆、12个国有博物馆、10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健全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并免费向群众提供,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开放。具体内容如下:
1.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包括:一般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报告厅(培训室、综合活动室)、自修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开放;文献资源借阅、检索与咨询、公益性讲座和展览、基层辅导、数字文化服务、流动服务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为保障基本职能实现的一些辅助性服务如办证、验证及存包等全部免费。
2.文化馆免费开放包括:多功能厅、展览厅(陈列厅)、宣传廊、辅导培训教室、计算机与网络教室、舞蹈(综合)排练室、独立学习室(音乐、书法、美术、曲艺等)、娱乐活动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开放;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时政法制科普教育、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展览展示、培训基层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指导民间文化传承和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为保障基本职能实现的一些辅助性服务如办证、存包等全部免费。
3.文化站免费开放包括:多功能厅、展览厅(陈列厅)、辅导培训教室、计算机与网络教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开放;书报刊借阅、时政法制科普教育、群众文艺演出活动、数字文化信息服务、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和流动服务、体育健身、青少年校外活动等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为保障基本职能实现的一些辅助性服务如办证、存包等全部免费。
4.美术馆免费开放包括:举办展览及公益性讲座,开展公共教育和观众体验拓展活动等。美术馆基本展览实行免费参观(少数特殊展览,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低票价)。
5.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包括:常设展厅、临时展厅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开放;开展免费讲解以及讲座、宣讲、青少年教育、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免费提供包裹寄存柜、参观路线图、宣传资料等。
(二)农村文化活动(“送戏进万村”)。
政府采购服务,开展农村文化活动(“送戏进万村”),为全市每个行政村送一场演出。
(三)农村应急广播建设。
徽州区、黄山区、歙县、休宁县、祁门县共5个区县应急广播系统基本建成,农村应急广播终端覆盖所有行政村。
(四)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全市3个大型公共体育馆(黄山市体育馆、休宁县体育中心体育馆、黟县文体科普中心体育馆)、1个大型公共游泳馆(黄山市游泳馆)及区域内的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全民健身日面向市民免费开放。
三、请问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根据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2021年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黄政秘〔2021〕20号)文件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财政部及我省相关部门关于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送戏进万村、基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等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出台此次实施方案。
四、请问有什么保障措施?
答:一是资金保障。
(一)市级公共文化场馆补助标准为每馆50万元,由中央与市级按照6:4比例承担;县级公共文化场馆补助标准为每馆20万元,由中央、省级、县级财政按照6:2:2比例承担,综合文化站补助标准为每站每年5万元。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按照免费开放运行情况、接待参观人次、服务质量等因素确定补助标准,由中央财政给予补助。
(二)全市697个行政村,农村文化活动(“送戏进万村”)每村每年4400元,省以上和市县财政按8:2比例分担。
(三)2021年,全市3个大型公共体育馆(黄山市体育馆、休宁县体育中心体育馆、黟县文体科普中心体育馆)、1个大型公共游泳馆(黄山市游泳馆)实行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公共体育馆补贴标准为每馆每年100万元;公共游泳馆补贴标准为每馆每年150万元。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经费由中央和场馆所在地市县(区)财政按照5:5比例承担。
(四)全市5个县(徽州区、黄山区、歙县、休宁县、祁门县)农村应急广播建设,由省以上财政安排1250万元,不足部分由项目所在县(市、区)财政统筹资金解决。
二是组织保障。进一步完善文化惠民工作领导机制,建立各级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牵头,文旅、广电、体育、财政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形成密切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县级人民政府为项目责任主体,对所属项目的资金安排、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实施效果负总责。文旅、广电、体育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的实施、档案管理、信息报送、制度建设及运营管理养护、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安排配套资金和项目资金的审核、拨付与监管。各区县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制定细则,组织实施。
三是督导推进。依据省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办法、省民生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工程绩效管理的相关要求,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和办法,同时结合日常调研、督查,及时掌握实施进度和成效,督促解决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任务按期完成。
五、请问今年的目标是什么?
答:1.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健全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并免费向群众提供,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开放,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2.完成“送戏进万村”演出任务不少于697场。
3.实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全市3个大型公共体育馆(黄山市体育馆、休宁县体育中心体育馆、黟县文体科普中心体育馆)、1个大型公共游泳馆(黄山市游泳馆)及区域内的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公共体育服务。
4.全市5个县、区(徽州区、黄山区、歙县、休宁县、祁门县)应急广播系统基本建成,农村应急广播终端覆盖所有行政村,并与省级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平台实现对接。
六、政策咨询电话
答:如对政策有不清楚之处,可向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具体咨询,咨询电话:0559-2325805(办公时间:工作日8:00—12:00,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