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8961/202209-00048 信息分类: 其他解读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招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 2022-09-16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文字解读】《黄山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作者: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2-09-16 18:40 信息来源: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阅读次数:

近日,中共黄山市委办公室、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黄山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将《规划》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意义

“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黄山市文化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品牌创建成效显著、乡村旅游发展迅猛、民宿经济发展迅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富有成效、文化和旅游影响力显著增强、文化和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文旅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十四五”时期是我市落实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战略定位,实施“创意黄山·美在徽州”城市品牌全球推广计划的关键时期。市文化和旅游局结合黄山市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实际,印发了《黄山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期间黄山市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新时期我市文旅产业绘制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二、主要编制依据

(一)《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32号);

(二)《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文旅政法发〔2021〕40号);

(三)《关于印发安徽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皖文旅发〔2021〕40号);

(四)《关于印发<安徽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皖文旅发〔2021〕73号);

(五)《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

(六)《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黄政〔2021〕15号)。

三、起草过程

我市成立起草小组,经过访谈、调研、座谈、专题会,聚焦落实市委、市政府系列决策部署,聚焦部门、行业规划的“上下左右”衔接,聚焦黄山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短板弱项,理清“十四五”文旅产业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广泛征求了相关市领导、黄山风景区、产业园、市直单位、文旅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意见,并通过专家评审、局党组审议、合法性审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审议等程序,历经五轮修改(订),形成了最终的《规划》成果。

四、主要内容

(一)一个目标。本规划旨在对标世界一流旅游名城,推进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创意黄山·美在徽州”城市品牌全球推广计划,显著提升全球知名度和美誉度,到 2025 年,将黄山市建设成为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二)8项量化指标。对接国家、省有关“十四五”规划,提出:力争2025年旅游接待总量达到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力争达到10%,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量力争达到100家。结合“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定位,增加入境游客、过夜游客、高等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等个性化指标。

(三)“1125”空间布局。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和瞿黄南饶联盟花园,打造长三角大花园和国际会客厅。构建“1125” (1核、1极、2带、5组团)文化和旅游产业空间新格局。一核引领: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首先必须打造世界级景区,规划提出将黄山风景区打造成为“生态文明样板、美丽中国名片,名录遗产地典范、旅游目的地标杆”,引领“大黄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一极驱动: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必须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构建主客共享的休闲度假新空间,将屯溪区打造成为全域化国际化城市文旅发展核心区;两带串联:以河流、交通干线为发展轴线,整合沿线文化和旅游资源,串联景、城、村等景区景点,打造大黄山世界遗产文化旅游产业带和古徽州山水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五大组团:强调核心引领、辐射带动、特色差异、集聚发展,以产业集聚区为主要空间单元,做大山湖休闲业态、做强乡村度假业态、做精运动康养业态、做优文化体验业态和做好医养茶乡业态。

(四)六大产业体系。强化大产业观,构建以“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为核心支撑的大文旅产业体系,作为推动全市一二三产跨界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即:构建徽菜餐饮体系、优化现代住宿体系、完善旅游交通体系、打造精品旅游产品体系、开发特色购物体系、丰富休闲娱乐体系。

(五)十项重点任务。跳出“就旅游发展旅游”的思维定式,大力发展“旅游+” “+旅游”业态,以徽文化引领文旅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引领、数字驱动,连接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核心吸引物,明确“十四五”期间十项重点任务,分别是:打造休闲度假产业链、做大全域旅游产业链、做优乡村民宿产业链、做强研学旅行产业链、延伸自驾旅游产业链、拓展非遗文创产业链、构建康养旅游产业链、培育夜间经济产业链、建立节庆会奖产业链和创新数字创意产业链。

(六)强化规划保障。此外,本规划还提出实现上述目标的四个方面保障机制,即: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加强法规标准引领、加大各项政策支持、强化专业人才保障,针对各区县实际情况制定了区县发展指引,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摸排梳理“十四五”期间164个文化和旅游业产业建设重点项目,总投资额1155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建成85个、完成投资550亿元。

五、主要名词解释

1.游客:指任何为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探亲访友、保健疗养、购物娱乐、学习交流、会议培训或开展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离开常住国(或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谋取报酬的人。游客不包括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返的人。

2.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指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进行文化及相关产业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3.A级景区:是指由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评定的各类A级景区。

4.旅游度假区:是指由各级文化和旅游部分评定的各类旅游度假区。

六、咨询电话

如有对《规划》有不理解之处,可向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具体咨询,政策咨询电话:0559—2536840,工作日8:00-12:00,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