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为民】童心邂逅非遗——以“纸”为媒,独具“浆”心

发布日期:2023-08-18 11:38信息来源:休宁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作者:休宁县文旅体局 县图书馆 许剑锋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纸浆制作技艺是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中的一块瑰宝,纸浆画便是这项技艺灵活运用制作出的工艺美术品。日前,休宁县图书馆组织开展“绘节气之美 品农耕文化—— 我是小小非遗传承人”主题系列活动,以二十四节气——立秋为主题,体验非遗传统魅力。

活动中,文化志愿者通过PPT和绘本《这就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展示了二十四节气歌,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立秋的习俗,“贴秋膘”、“摸秋”等习俗被一一科普,活动现场互动频繁,洋溢着欢声笑语。


“小朋友们,古法纸浆制作技艺是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大家一起通过‘二十四节气——立秋’来体验一下这项宝贵的民间艺术”。志愿者向小朋友和家长们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纸浆画的起源、发展和纸浆画的制作方法,并带领进行“二十四节气——立秋”主题纸浆画手工制作,一幅幅金色元素的创意画在大家巧手的制作下呈现出来,流淌着细腻饱满、充满诗意的农耕文化,包含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非遗体验的热爱之情。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古法纸浆制作技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今天我参加这个活动感到十分有成就感。我们青少年应该多参加这类活动,把中华民族的艺术一起传承下去!”小读者程杨说道。

休宁县图书馆在暑期将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与全民阅读、非遗传承结合起来,开展非遗体验类活动,努力践行“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宗旨,推动图书馆服务与非遗保护事业有机融合,共同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