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5年)》印发
日前,祁门县人民政府印发《祁门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主要内容分为3大篇章、17个章节。
规划定位。规划提出,建立“绿色、集约、高效,国内著名、享誉国际的红茶—生态与康养旅游目的地,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把握“万里茶道申遗”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两大发展机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红茶-生态与康养旅游目的地为总抓手,加快提升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祁红现代服务业,打造以祁门红茶、中医药康养、低碳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为集聚核,融合、联动茶产业、休闲农业、科技产业、商贸物流业、会议会展业、节庆赛事活动等于一体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
空间布局。规划确立,“一心、一带、三核、六组团、多节点”的空间总体布局。一心: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与综合服务中心;一带:山-水-茶-城综合旅游发展带;三核:牯牛降-历溪生态旅游发展核、倒湖十八湾滨水运动旅游发展核、平里祁红茶贸休闲旅游发展核;六组团:箬坑山水休闲组团、安凌生态田园组团、柏溪运动康养组团、凫峰绿水茶乡组团、渚口乡居文化组团、闪里特色村落组团;多节点:新安戏剧文化特色体验地、金字牌瓷情小镇、舍会山皖赣红色旅游基地、大洪岭古道山地越野之地、湘溪岭滨水露营基地、双莲田园综合体、响潭百果园生态农业基地、董家湾田园旅游综合体、鲁溪湾生态康养中心、九龙池-考坑大峡谷运动基地、六都村文化康养体验村、贵溪村创客小镇、历口祁红生态示范茶园(世界茶谷)、中草药种植与研学科普基地。
发展目标。规划明确,以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进一步优化祁门红茶-生态与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全景祁门建设,统筹城、乡、产、居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使全域旅游成为祁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到2025年,实现旅游人次控制在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亿元;到2030年,实现旅游人次控制在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0亿元左右,入境旅游人次达到5万人次。到2035年,实现旅游人次控制在1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0亿元左右,入境旅游人次达到10万人次。